元宵佳節吃湯圓,意寓團團圓圓。湯圓主要原料是糯米粉。中醫(中醫體質)常說,糯米(糯米的功效與作用)健脾胃,但長輩們又常告誡,類似湯圓等糯米制品多吃傷脾胃,不易消化。到底湯圓類的糯米制品如何吃才健康不傷脾胃呢?
吃湯圓好處:健脾益氣、御寒滋補
南方稱糯米,北方叫江米。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釗說,中醫認為,糯米味甘性溫,入脾、胃、肺經,具有補中益氣,健脾止瀉,縮尿斂汗之功。
說白了,吃糯米能補中益氣,人吃了后會周身發熱,有御寒、滋補的作用,同時還能斂汗止瀉。對脾胃氣虛(氣虛)、常常盜汗的人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所以吃點糯米夠緩解氣虛所導致的盜汗、妊娠后腰腹墜脹、勞動損傷后氣性(性生活時間短怎么辦)乏力等癥狀。
糯米是“補脾胃、益肺氣之谷。脾胃得利,則中(指人體胃部)自溫,力便亦堅實!奔炊喑耘疵啄茴A防氣虛、乏力。糯米制成酒后,有壯氣提神、美容益壽、舒筋活血的功效,很多地方流行產婦吃糯米酒就是這個道理。
吃湯圓缺點:多食、冷食不宜消化
既然糯米可以健脾養胃,按說多吃可以助消化,但是,又說糯米不好消化,請問糯米到底有助于消化還是阻礙消化呢?這得從糯米成分的特殊結構說起了。糯米的支鏈淀粉多,容易與酶接觸,所以能很快被消化酶分解;但分支的地方卻有一種不能被消化的物質。也就是說,糯米的消化速度快,但是它往往消化不完全。又因為消化淀粉的淀粉酶主要存在于口腔和小腸,胃部是不能對淀粉進行消化的,如果食入過多糯米,容易儲留在胃腔,尤其是胃動力不足之人。
而且,對于淀粉類食物,其消化難度不僅與纖維含量有關,還與淀粉的糊化程度有關,也與食物的硬度、粘度有關。就糯米而言,糯米在加熱狀態下,支鏈淀粉會糊化,更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消化。
湯圓如何吃才健康?
趁熱吃。熱時吃比冷時才食更易消化,冷后就不要再吃了。據研究認為,糯米食品冷了以后,淀粉分子會增大,導致難以消化。所以,消化能力弱的人在吃湯圓、元宵、糯米雞、糯米丸子等食品時,都應當趁熱吃,而且應當少吃,細嚼。唐梁建議,老年人如果用于補益,拿糯米做粥更宜,好吸收!
多煮一會再吃。煮的時候不宜有硬心,也不必追求清湯,最好能多煮一會兒,軟一點再吃。還有,不要選擇太過油膩的餡料與糯米搭配,否則更加難以消化。
加入陳皮絲共煮。推薦在煮湯圓或調餡料時加入少許的陳皮絲,可更顯風味又易于消化。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