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,也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、晝夜均等、寒溫各半的時期。所謂“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”,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、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,因此我們要把握好養生的時機。
俗話說,春天“百草回芽,百病復發”,由于此時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勃發,陽氣充足,會沖擊體內的病灶,將病邪趕出體外(體外射精),而如果陽氣不足或是陽氣受到壓抑,各種病征就會卷土重來,所以春分養陽很重要。
平時生活中,可以曬曬太陽,多去戶外活動一下,適當“春捂”,還可以做艾灸、飲用花茶等,散發冬天積存在體內的寒氣,促進人體陽氣的產生。
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,同時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黃金季節。春分想要讓孩子的身高“竄一竄”,家長們平時就需要注意孩子日常飲食上營養攝入的豐富與均衡,保證充足的睡眠,讓孩子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,隨時關注孩子平時日常坐姿、站姿等問題。
如果有生長發育緩慢等問題,建議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咨詢,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小兒推拿、針灸、艾灸等中醫(中醫體質)助長手法助長。
除了應遵從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的大原則外,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、寒暑,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更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,特別是飲食方面,更要注重陰陽平衡,講究“調其陰陽,不足則補,有余則瀉”。
另外,中醫認為,春分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,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,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,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。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和谷物,可以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,養好脾胃,讓肝氣抒發,對養生大有裨益。
春分時節,氣候逐漸回暖,人的身體毛孔(收縮毛孔)、汗腺、血管開始舒張,皮膚(皮膚干燥怎么辦)血液循環也旺盛起來。此時人們新陳代謝逐漸旺盛,耗氧量不斷地加大,大腦的供氧量則必然就顯得不足了。加上氣溫回暖的良性刺激,使大腦受到某種抑制。因而人們就會感到困倦思睡,總覺得睡不夠,易感到困倦、疲乏,容易招惹到“瞌睡蟲”,就是所謂的“春困”,越睡越困也成為了很多人的煩惱。
“春困”不能單純依靠多睡覺來解決,過度睡眠反而會使大腦皮層處于抑制狀態,從而“越睡越困”。想要緩解“春困”,首先需要保證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,中午休息時盡量午睡半小時;同時,可以積極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,促進或改善機體血液循環。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備案號:贛ICP備140053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