擔負人體代謝排出任務的臟腑有很多,肝臟就是其中之一。肝臟是人體多功能、多任務的器官,是各種物質的代謝中心,承擔著解毒要職。人體里的毒素無論是外來的,還是自身代謝產生的,都要經過肝臟進行合成、分解,最后通過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(體外射精)。中醫(中醫體質)素來有“春宜養肝”之說,春季萬物復蘇,屬于陽氣升騰的季節,此時合理養肝,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說說養肝的那些事兒。
食欲不振
肝臟受損往往導致消化不好,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厭食油膩、惡心、嘔吐等情況。
易疲勞
肝臟有問題導致的食欲不振和消化吸收受阻,會進一步讓人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,長期如此便會容易疲勞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、頭昏耳鳴(左耳耳鳴)等現象。
蜘蛛痣和肝掌
一些肝硬化患者會出現蜘蛛痣和肝掌。蜘蛛痣常常見于臉部、頸部、前胸、后背等部位;肝掌則常出現在手掌兩側。
黃疸
肝臟出現異常時,就會導致膽道受阻,這個時候膽紅素將無法順利排泄,膽紅素代謝也會出現異常,引起黃疸,通常表現為眼睛、皮膚(皮膚干燥怎么辦)、尿液等發黃。
出血
肝臟出現異常的時候就會造成凝血因子合成異常,這時候就容易出現牙齦出血,鼻子出血等癥狀。
管不住嘴
生活中酗酒、不健康飲食等不良習慣容易導致酒精肝、脂肪肝,比如煙酒不離手、常吃宵夜、暴飲暴食等。
邁不開腿
現代生活習慣容易讓人久坐不動,令許多人關節肌腱韌帶僵硬,失去柔韌靈活,使肝疏泄條達系統內的通道不暢通。
不吃發霉的食物
容易被黃曲霉素污染的玉米、花生等食品,很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害。所以對已經明顯霉變的糧食不能食用。
熬夜通宵
熬夜幾乎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通病,所以現代人精神氣兒往往不足,臉色發黃暗沉。
長期抑郁
肝不好的人,多是容易生氣。偶爾釋放情緒固然對身體有益,但長期抑郁、動不動就發怒,均可使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,形成肝氣郁結之候,其輕者稱為肝氣不舒或肝氣郁滯。
中醫認為,肝為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肝主疏泄,調暢所機。肝臟生理功能的正常與否取決于五臟氣機的好壞:“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瀉,滿而不能實”。
肝氣如疏泄不利,則五臟氣機不暢,功能即可紊亂,疾病隨之引發。
生活中護好肝臟要做到三個字“睡、神、食”。
睡
就是作息規律,起居有常,保證充足的睡眠,晚上睡覺的時間不宜超過11點,睡前最好能泡泡腳。
神
就是情志,保持樂觀的心態和愉悅心情,有助于肝氣疏泄,能使皮膚(皮膚過敏)紅潤,有光澤。反之,抑郁易怒,百害而無一利,是傷肝的一把尖刀。
食
就是均衡營養,搭配合理,多吃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微量元素(如鐵、銅),平衡膳食。
這些做到了,再改掉一些生活上如酗酒、抽煙、熬夜等不良習慣,就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帶來用錢都買不來的健康!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