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隨著陣陣涼風,我們迎來了一年當中的第十五個節氣——白露。古語說:“白露秋風夜,一夜涼一夜!敝v的就是進入白露節氣以后,氣溫下降的速度加快。那么問題來了,白露時節我們應該如何養生呢?
白露一到,天氣明顯涼快了很多,颯爽的秋風,涼風習習;淡淡的閑云,悠然自得;落日的余暉,酡紅如醉;雨后的桂香,馨人心脾。享受生活的人正陶醉在秋日收獲的季節里。在這日漸轉涼的時候,怡好情,養好生,是崇尚健康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中醫(中醫體質)講:養生之大,在于勿傷,養生之法,因人制宜,因時制宜,應堅持時時不忘,秋季養生應從調神、防邪、安睡、飲食、進補五方面入手。
一、調神
秋天日照漸漸減少,樹木枯萎,花草凋謝,落葉紛紛,讓人有“已覺秋窗秋不盡,那堪風雨助凄涼”之感。
人的大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,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,秋季日光減少,松果體興奮,褪黑色素分泌過多,使人意志消沉,抑郁不樂。尤其是陰雨綿綿的日子里,更會低沉消極,精神萎靡不振,故宜:
1、多接受陽光的沐浴,抑制松果體,減少褪黑色素的分泌。
2、增加運動(哪種運動提高性能力),旅游,登高、遠足,在大自然中陶冶心情。
3、適當多吃高蛋白的食物,如牛奶、雞蛋(雞蛋的功效與作用)、豬肉之類。
二、防邪
由于氣溫由熱轉涼,且熱與寒交替,“秋季無寒暑,一雨便成冬”,“一場秋雨一場涼”,體質差的人更易患病,如傷風感冒(感冒吃什么)、氣管炎、胃病、關節炎以及腹瀉,所以要特別注意:
1、改善居室環境,讓空氣流通。
2、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,要風度更要溫度!
3、飲食上定時定量,不要進食過冷的食品,注意飲食的清淡。
三、安睡
《素問?四氣調神論》云: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”,秋季應早睡早起,至少應在晚上11點前入睡,早晨適當早起,最好保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(成人)。早起可防止血栓形成,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中流動速度較慢,血栓易形成,早起則可預防,不過起床前,當懶床幾分鐘,舒展活動一下全身。
四、飲食
根據中醫“因時制宜”、“道法自然”的原理,飲食上宜服用當季的、本地的、新鮮食物,少食加工食品,少喝垃圾飲料。
秋季應收斂人體的陽氣,有助于秋冬養陰,故應“減辛增酸”食物。發散之“辛”味,如辣椒之物;酸是指收斂的食物,如烏梅、葡萄等。葡萄益氣、補血(補血吃什么好)、生津止渴,健脾利尿;烏梅可開胃消食,收斂生津。
秋天在保持飲食平衡的前提下,可適當食用蓮藕(蓮藕的功效與作用)、梨、白木耳、芝麻、花生、荸薺、毛豆(毛豆的功效與作用)、玉米、鮮棗、廣柑和泥鰍、鴨肉(鴨肉的功效與作用)等食物。
五、進補
枸杞子:潤而滋補,專于補腎(補腎吃什么好),潤肺、生津、益氣,為肝腎真陰不足、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,“堅筋耐老”之佳品。
山藥(山藥的功效與作用):補脾益胃,生津益肺,補腎(補腎)精,是一味養生的好藥,是老人、小兒助消化不良的佳品。
石斛:石斛被稱為九大仙草之首,具有滋陰(滋陰)、清熱、增加人體免疫力(免疫力)的作用。
總之,秋天是養陰的時機,合理保養就可以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。
版權所有:養生之道網廣告合作/友情鏈接:724184788
本網站所收集的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、編輯整理上傳,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,不為其版權負責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備案號:贛ICP備14005388號